身體若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若屬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不過攝取量不宜過多,患者可以適當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免疫力及預防組織氧化或貧血。以下幾種食物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宜多吃:1、山藥:具有益氣養陰、補腎、脾、肺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病後口渴、乏力、出汗等。2、黑豆:具有補腎益陰、健脾利濕、祛風除痹功效。適用於類風濕痹痛,四肢痙攣、肝腎不足。黑豆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3、橄欖:取鮮橄欖根或皮40克~50克,洗淨煎水內服,亦可食用橄欖果,治療類風濕痹症,手足麻木等。4、鬆子仁:具有滋肝補腎、益腦健脾、強壯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克~5克 。5、辣椒:具有溫中散寒之功效,外用可使局部皮膚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對防治類風濕有一定療效。6、蓮子:味甘澀,性平,具有清心養神益腎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有“交心腎、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厚腸胃、利耳目、除寒濕”等功效。可鮮食,也可幹果去皮、內心煮粥等食用。7、栗子:具有補腎壯腰、養胃健脾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腎虛、腰膝酸軟者。8、新鮮桑葚:為平補肝腎之品。用鮮桑葚500克,鮮桑枝2厘米長段,浸酒密封30天,搖勻,每日飲20毫升~50 毫升,有祛風濕、補肝腎、利血脈等作用。 9、山楂樹根(皮):用山楂樹根(或皮)40克~50克,煎湯服用,亦可食用山楂果。有舒筋活絡的作用。治療類風濕痹症。10、葡萄:味甘,性平,能益氣補血,食之使人健壯,尤以葡萄幹補力為甚,宜與桂圓肉同煎服。能益肝腎、強筋骨,用於氣血兩虛之心悸、失眠、神疲、盜汗等;還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無力。取葡萄幹500克,人參10 克,浸酒800毫升,密封10天,每次30毫升~50毫升,每日飲服1~2次;鮮食或取汁加蜂蜜少許,溫開水送服,用於小便不利、水腫、小便短赤澀痛;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黃汁、蜂蜜、木瓜各等份,煎為稀湯,於食前服用,每次60毫升~100毫升。99藥劑師溫馨提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日常飲食有合理有節製,在進食時要守時、適量,不可暴飲暴食、饑餓失常。飲食應遵循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維生素、中熱量和低鹽的原則,少量多餐,少食刺激性食物,多食味佳、可口、易消化的食物
- May 27 Sun 2018 17:54
類風濕性關節炎應該多吃的食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