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眾所周知,糖尿病會引起眼底視網膜病變,而最近卻有一位吳阿婆,好不容易把血糖降了下來,眼睛卻看不見了。經眼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其原因是降血糖降得太快,反而加劇視網膜病變。 吳阿婆今年65歲,患糖尿病十餘年。去年體檢時發現眼底有少量出血,但視力還行,所以也沒有繼續檢查治療。一個月前,她經常出現乏力、口渴,自查血糖發現高得嚇人,自行加大降血糖藥物用量,血糖很快降到了正常水平,但左眼突然看不見了。到醫院檢查發現,眼底出血,診斷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左眼玻璃體出血。吳阿婆覺得很奇怪,明明血糖很快控製好了,為什麼突然看不見了呢?專家解釋,其實眼底病變一旦出現,短期控製血糖幾乎沒有作用。如果在較短時間內快速降低血糖,反而可能加重視網膜病變。因為血糖下降後,視網膜血流量減少,而視網膜血管自動調節能力改善較慢,就會導致缺血加重。想要預防糖尿病眼病病變,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控製血糖,長期持續地把血糖控製在較好、平穩的水平上,對於防治視網膜病變有積極意義。 與西醫的診斷和檢測方法相比,部分患者會服用中藥治療。中藥雖有改善眼內微循環,幫助眼內出血吸收的作用,但當眼內病變達到一定程度後,隻能延緩症狀,並不能阻止病變的進展。她強調,一旦發生糖尿病性的眼部並發症,即使控製血糖,全身狀態有所好轉,也不能使眼部的病理過程逆轉,必須配合眼部治療才能使病變穩定。據了解,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並發症之一,也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發病5到10年後,如果血糖長期控製不佳,眼底就會逐漸產生病變。視網膜病變初期一般沒有眼部自覺症狀,偶爾會出現眼睛疲勞。隨著病情發展,可有不同表現,如出血、水腫、滲出,嚴重者新生血管生長,玻璃體大量出血,或出現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及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可致視力嚴重損害。因此,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確診後要進行全麵檢查,平時要定時監測血糖,每年體檢,每三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防止血糖失控。眼部並發症方麵,尤其需要做眼底檢查,發現視網膜病變要及時治療,控製病情發展,以免因血糖波動或其他係統病變導致失明。而且,無論視力有無改變,均應接受定期的眼部檢查:血糖控製穩定的患者,每半年散瞳檢查一次眼底;血糖控製不穩定的,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資訊 的頭像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的部落格

    健康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