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效運動心率”——量化運動治療指標 量化運動治療還應掌握一個指標“有效運動心率”。糖尿病患者運動時的心率保持在“有效運動心率”範圍內(最高心率的60%~85%的範圍之內);或運動達到最大耗氧量的60%,相當於中等運動強度,隻有運動時達到該運動強度,才能達到對肌肉合適的刺激強度,使肌肉活動旺盛,糖代謝活躍,糖向細胞內轉移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起到降糖作用。有效運動心率簡便的計算方法是170減去年齡。如患者50歲,有效運動心率應是170減50,那麼運動以後他的心跳是120次。運動鍛煉時間持續30分鍾以上,早晚各一次,並每周運動鍛煉不少於3天,而且要常年堅持才有效。如運動間歇超過3~4天,運動的效果及蓄積作用將減小,難以產生療效,對輔助治療糖尿病效果甚微,因此運動鍛煉不應間斷太長。要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每周進行3~5天運動鍛煉是較為適宜的,如身體條件較好,運動後又不疲勞,可堅持每天運動,每周鍛煉3次、每次半小時,可減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量。該運動量可使胰島素敏感性提高30%。運動強度與運動量指標運動後心率的變化直接反映人體的耐受能力,主要是比較靜息脈和運動後脈率的變化差值,可以用心率指數表示;  心率指數=(運動時最高心率-平靜時心率) 運動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運動後總會有口幹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但此時人體消化係統仍處於抑製狀態,功能低下。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並誘發胃腸道疾病。忌驟降體溫運動時機體表麵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汗增多。倘若運動後立即走進冷氣房間或在風口納涼小憩,或圖涼快用冷水衝頭,均會使皮膚緊縮閉汗而引起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感冒、腹瀉、哮喘等病症。(參考網站:39健康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資訊 的頭像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的部落格

    健康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