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急性胃擴張是指胃及十二指腸在短期內有大量內容物不能排出,而發生的極度擴張,導致反複嘔吐,進而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死亡。本病多在手術後發生,亦可因暴飲暴食所致。兒童和成人均可發病,男性多見。急性胃擴張的症狀表現病人發病初期覺上腹飽脹、上腹或臍部疼痛,一般為持續性脹痛,可有陣發性加重,但多不劇烈。繼之則出現嘔吐,為胃內容物,量不多,後發作頻繁,雖多次嘔吐但腹脹不減。嘔吐物常為棕褐色酸性液體,潛血試驗陽性。發病早期可有少量排氣、排便,後期大部分病人排便停止。病人覺口渴、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如胃壁穿孔則出現劇烈腹痛。腹部查體可見腹部高度膨隆,上腹部尤顯著,有時可見擴大的胃型,有振水音,腸鳴音多減弱或消失。急性胃擴張如何鑒別診斷 1.彌漫性腹膜炎。腹部雖可膨隆,但有腹膜炎體征,壓痛及反跳痛,板狀腹,患者有發熱和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但急性胃擴張的病人發生胃穿孔時亦可出現急性腹膜炎。2.機械性腸梗阻。常有腹部絞痛,陣發性加重,並可聞高亢的腸鳴音,腹脹早期不顯著,嘔吐物為腸內容物。立位腹平片可見多數擴張的呈梯形的液平麵,胃管吸出胃內容物後症狀不緩解。3.急性胃炎。急性胃擴張如發生於飽餐後,有頻繁嘔吐及上腹痛。但急性胃炎腹脹不顯著,嘔吐後腹脹減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資訊 的頭像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的部落格

    健康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