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介紹我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畢井泉在回答記者關於近日網上盛傳“紫菜是用塑料製成的”謠言時表示,對於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的虛假新聞要嚴厲打擊,消費者也應該增強判斷意識,不要盲目傳播這類謠言消息。畢井泉指出,曆史上曾經有過“紙餡包子”的虛假新聞報道,但是用塑料做紫菜這樣的謠言卻還能有市場。對這種造謠者,食品安全法裏麵是有明確規定的,要給予治安拘留的處罰,要嚴厲打擊,這是造謠惑眾。食藥總局新聞司也曾經組織媒體建立過辟謠聯盟,媒體記者應該發揮作用,找專家及時分析辟謠。消費者也要增強判斷意識,不要盲目傳播這類謠言消息。畢井泉還提出,鼓勵受到謠言損害的利益相關者提出索賠,食品安全法規定,媒體造謠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希望媒體記者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要監督這些不實的傳言,同時也要揭露這些製假售假的行為。新聞媒體報道食品安全一定要客觀、公正,食品安全的報道既要考慮食品安全的本身,更要考慮報道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建議大家盡量不要使用“毒食品”“致癌”這樣渲染性的字眼。畢井泉還使用了“毒疫苗”、“毒奶粉”、“僵屍肉”等案例,提醒廣大媒體在揭露、批評製假售假的工作中,報道要客觀、公正、平實,不要為吸引眼球而嘩眾取寵,肩負自己的社會責任。相關新聞:網傳有些紫菜是塑料袋 實驗破解謠言吃到塑料做的紫菜?專家:塑料紫菜根本不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資訊 的頭像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的部落格

    健康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