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結核病是由結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髒,稱為病。又稱為癆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自有人類以來就有。在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曾經是危害人類的主要殺手,奪去了數億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發現了的病原菌為結核杆菌,但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仍然在全球廣泛流行。自五十年代以來,不斷發現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製。但是,近年來,由於不少國家對的忽視,減少了財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長、流動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傳播。使流行下降緩慢,有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所回升。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於1993年宣布“全球緊急狀態”,確定每年3月24日為“世界防治日”。還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還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不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控製工作任重道遠。隻要政府重視,加大投入、實施現代、科學的控製策略、長期、不間斷地與之鬥爭,是可以治愈和控製的疾病。結核病的傳染性:不是所有類型的都具有傳染性。也不是任何一個人在其患病期間的住何時候都具有傳染性。相對來看,病中的一些類型常常具有傳染性,而肺外(如病、腦膜結核等)則不具有傳染性。由於肺髒與外界相通,在病發展、惡化或形成空洞時,病變中的結核菌大量繁殖,通過支氣管排出體外,造成結核菌傳播。這樣的病人才具有傳染性。但當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為傳染源。衡量和判斷病人是否具有傳染性最簡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對病人的痰液作塗片染色,進行顯微鏡檢查。如塗片檢查發現抗酸杆菌陽性,則認為具有傳染性,或稱為‘傳染源’。傳染性傳染性最強的時間是在發現及治療之前。所以應當重視早期發現和正確、及時治療傳染源。結核菌是如何傳播的:有痰塗片抗酸杆菌陽性的病人才具有傳染性,才是的傳染源。在病變中或空洞中,存在大量繁殖的結核菌。這些結核菌隨著被破壞的肺組織和痰液,通過細支氣管、支氣管、大氣管排出體外。含有大量結核菌的痰液,通過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方式經鼻腔和口腔噴出體外,在空氣中形成氣霧(或稱為飛沫),較大的飛沫很快落在地麵,而較小的飛沫很快蒸發成為含有結核菌的‘微滴核’,並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如果空氣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由此看來,傳染性的大小和傳染源病人的病情嚴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頻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風情況及接觸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關。以上稱為‘咳嗽傳染’,是經科學試驗證的,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也有可能通過隨地吐痰形成的‘塵埃傳染’,但這是次要的傳播方式。結核病的發生和發展:核菌首次侵入人體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並在此繁殖,稱為“原發感染”。原發感染處形成原發病灶,結核菌從原發病灶中沿淋巴管進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結核菌通過血行播散進入各髒器中,有的立即發病,發生嚴重的粟粒型和結核性腦膜炎。有的結核菌潛伏在各種器官內,待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發病,稱為“繼發”,也叫“內源性發病”。但是,近年來證實,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結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發病”。所以,積極發現並治愈傳染源,減少結核菌傳播的機會;經常保持室內通風換氣;保持健康的身體、增強免疫力、新生兒要接種卡介苗。就可以減少感染和發病的機會。主要的常見症狀:其它疾病一樣,病的早期,由於病變小而沒有明顯症狀。此外,即使有了症狀,由於病的症狀沒有很明顯的特點,病人和醫生容易誤認為得了別的病而忽略了病。通過很多調查分析看,結核病病的主要症狀有:咳嗽咳痰超過3周咯血發熱或胸痛超過3周有了上述症狀後,就是一位‘可疑症狀者’,就應當想到自己是否患了病。最好先到防治所或專科醫院檢查。除了做胸部X線檢查外,一定要作痰結核菌檢查。因為檢出結核菌就說明找到了病原體,就可以確診。早期、正確的診斷是治愈病的首要條件。如何治療:用化學和生物製劑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又稱化學療法,是現代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其它治療方法均為輔助治療。化療是控製傳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製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國目前結防規劃采用的是直接觀察下的短程督導化療。服藥方法是隔日服藥。短程督導化療分為兩個階段:強化期和繼續期。強化期為殺菌階段,即在治療開始時的2-3個月,聯合應用4-5種抗結核藥,以便在短時間內盡快殺滅大量繁殖活躍的敏感菌,減少耐藥菌的產生。繼續期為鞏固治療階段,即在強化期之後的4-6個月內,繼續消滅殘留的結核菌,並減少和避免複發機會。結核病的化療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藥。隻要你和醫生很好合作,病是可以治愈的。我國目前廣泛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鏈黴素(S)。在強化期幾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繼續期則選擇其中的2-3種藥物。治療過程中的服藥方法都采用隔日服藥,以便於督導化療的實施,使病人能全程,不間斷地服藥,以提高治愈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