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成為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它對人體的危害僅次於癌症。作為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預防和控製均離不開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糖尿病飲食中有很多注意事項和誤區,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控製飲食是控製糖尿病的根本“糖尿病和人們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醫院糖尿病科主任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偏愛各種營養物,又食用無度,加重身體的代謝負擔。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對人體的損害是長期的,易並發各種大小血管並發症,如心腦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這正是它的危害所在。“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並不亞於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吃水果本是個好習慣,但是水果含糖量其實是非常高的,一天之內不宜吃太多。”專家表示,長期吃含糖量高、油脂重、蛋白質高,口味重等高熱量的食物易患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控製飲食。“控製病情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患者要學會控製飲食。”專家強調,合理控製飲食、多運動是糖尿病患者必須學會的一門課程,也是其自我管理的根本。很多發現及時的糖尿病病人,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即便不服藥,也可將病情控製穩定。專家詳解糖尿病那些誤區誤區一:飲食療法就是饑餓療法飲食治療是控製糖尿病的基礎,合理的飲食治療有助於降低血糖、控製體重、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少數輕症糖尿病患者甚至隻需要控製飲食便能夠使血糖維持正常,因此,飲食療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飲食治療並不是饑餓療法。如果患者進食量太少(每天主食低於150克),不僅容易出現低血糖及饑餓性酮症,而且還會出現低血糖後反跳性高血糖,導致血糖大幅波動,反而不利於血糖控製。不僅如此,由於熱量攝入不足,還會造成體內自身脂肪及蛋白質過量分解,導致身體消瘦、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因此,科學的飲食療法應是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礎上,因人而異、適當地限製飲食的總熱量,並注意飲食多樣化,而不是一味地忍饑挨餓或偏食。誤區二:多吃沒關係,加大藥量便可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隻要用上降糖藥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不必再嚴格控製飲食了。 這種觀點其實是不對的。原因有二:一是暴飲暴食會增加胰島β細胞的負擔,加速胰島功能的衰竭,使口服降糖藥的療效逐漸下降甚至於完全失效,最終即使用胰島素,血糖依舊控製不好,導致各種急、慢性並發症接踵而至;二是藥物過量應用,會增加其對肝腎的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多吃飯多吃藥的做法並不可取。誤區三:“無糖食品”可以隨便吃很多患者錯誤地認為,市場上銷售的“無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隨便吃,不需要控製。其實,所謂的“無糖食品”隻不過是不含蔗糖而已,有些則是加入了甜味劑(如木糖醇),這些甜味劑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熱量。但是,“無糖食品”畢竟都是澱粉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吃多了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因此,不可被“無糖”二字所迷惑,不加節製地大量食用。需要說明的是,無糖食品沒有確切降糖療效,不能本末倒置放棄降糖藥物治療而用它來代替。(參考網站:大眾養生網)
- May 30 Wed 2018 21:40
注意!這些糖尿病飲食誤區要小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