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藥物具有非常好的免疫調節作用,因此在風濕性疾病的治療中也常常用這些藥物,但是用藥劑量和應用方法都與治療腫瘤有非常大的差異。風濕性疾病用藥是個性化很強的,醫生根據疾病種類和症狀輕重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總體而言比腫瘤的治療要溫和得多。同樣是甲氨蝶呤,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時用量一般是10mg~15mg,每周一次,遠低於腫瘤治療的用量。風濕性疾病的治療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治療期間還需要認真監測和調理。遵醫囑用藥可防殘疾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患者經常因為顧慮藥物副作用而不遵醫囑。其實,藥物治療的益處遠遠大於副作用。比如某些疾病,在不使用激素和環磷酰胺的情況下,患者僅存活不到兩年,而使用後可以讓多數患者長期存活。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如果不用免疫調節劑,一般在兩年內就會出現關節畸形,而甲氨蝶呤能有效防止殘疾。以上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轉氨酶升高、尿血、貧血等,在醫生的密切監測下一般不會出現嚴重問題。風濕性疾病不同於腫瘤,很多風濕病患者需要也應該接受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藥物的治療。長期的臨床實踐已經證實:甲氨蝶呤等藥物治療風濕性疾病不僅安全有效,而且經濟實惠,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控製疾病的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在風濕科醫生的指導下規範、合理地用藥。(責任編輯:豆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閱讀全文上一篇:抗風濕的藥物為何見效比較慢? 下一篇:每日換藥不利於傷口愈合 標簽閱讀:治療藥物健康風濕病化療藥風濕性疾病分享到:(function(){var s="_"+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document.write('
- May 30 Wed 2018 18:28
治風濕為何會用化療藥物?(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