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發病年齡以35歲以後較為多見。如齦炎未能及時治療,炎症可由牙齦向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而發展為牙周炎。由於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症狀而易被忽視,待有症狀時已較嚴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齒。因而必須加強宣教,使患者早期就診和及時治療。 病因1.菌斑:粘附於牙齒表麵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衝洗等去除。2.牙石:牙石是指沉積在牙麵上的礦化的菌斑,根據其沉積部位和性質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兩種。(1)齦上牙石位於齦緣以上的牙麵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頸部沉積較多,特別是在大涎腺導管開口相對處,如上頜磨牙的頰側和下頜前牙的舌側沉積更多。齦上牙石中無機鹽的主要來源是唾液中的鈣、磷等礦物鹽。(2)齦下牙石位於齦緣以下、齦袋或牙周袋內的根麵上,肉眼不能直視,必須用探針探查,方能知其沉積部位和沉積量。齦下牙石中無機鹽的主要來源是齦溝液。牙石對牙周組織的危害,主要是構成了菌斑附著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3.創傷性咬合:在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的咬合,稱為創傷性咬合。創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的早接觸、牙合幹擾、夜間磨牙等。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複體、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組織的炎症發生。臨床表現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隻有繼發性牙齦出血或口臭的表現,與齦炎症狀相似。檢查時可見齦緣、齦乳頭和附著齦的腫脹、質鬆軟,呈深紅色或暗紅色,探診易出血。隨著炎症的進一步擴散,出現下列症狀:1.牙周袋形成:由於炎症的擴展,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使齦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可用探針測牙周袋深度。2.牙周溢膿: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症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故輕按牙齦,可見溢膿。並常有口臭。3.牙齒鬆動:由於牙周組織被破壞,特別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時,支持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此時患者常感咬合無力、鈍痛,牙齦出血和口臭加重。當機體抵抗力降低、牙周袋滲液引流不暢時,可形成牙周膿腫,是牙周炎發展到晚期,出現深牙周袋的一個常見的伴發症狀。此時牙齦呈卵圓形突起,發紅腫脹,表麵光亮;牙齒鬆動度增加,有叩痛;患者伴有局部劇烈跳痛。同時,患者可有體溫升高、全身不適,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等症狀。檢查X線檢查有牙槽骨的水平型吸收。嚴重時出現牙齒鬆動和咬合關係紊亂。治療(一)局部治療1.針對局部刺激因素:可作齦上潔治術或齦下刮治術,必要時調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和糾正不良修複體等。2.牙周袋的處理:牙周袋溢膿時,可用1%~3%過氧化氫液衝洗,袋內置10%碘合劑或螺旋黴素、滅滴靈等藥膜。在去除局部因素後,較淺的牙周袋可用碘酚液燒灼;較深的牙周袋需作牙周手術,以消除牙周炎。牙周袋深達根尖、牙齒鬆動明顯時,可考慮拔除。3.鬆牙固定:牙齒仍鬆動者,可作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牙周夾板以固定鬆動的牙齒。4.牙周膿腫的處理:膿腫已局限時,可切開引流。牙周袋也應同時作衝洗、上藥膜或碘甘油等。(二)全身治療增強機體抵抗力,並積極治療與牙周炎有關的係統性疾病。發生牙周膿腫時,全身反應較重的患者,應口服有關抗菌藥物。總之,牙周炎的治療包括一係列的綜合治療措施。為了鞏固療效、防止複發,應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定期複查。治療牙周炎的小方法:1、取大蒜適量搗爛,溫熱後敷在痛點上可以緩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狀。2、取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白酒調成糊狀,分4次放入牙洞內。3、取陳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鍾,待濕後後含在口中3-5分鍾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4、取蜂房適量,加純酒精適量,點火燃燒,待蜂房燒成黑灰時,用手指蘸灰塗於患牙,一般4~5分鍾可止痛。5、把味精按1∶50的濃度用溫開水化開後,口含味精溶液一會兒就吐掉。這樣連續幾次,堅持兩天後牙痛就會好的。6、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裏加上食鹽10克;攪拌,等鹽溶化之後放在爐子上燒開。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個小方法,就能夠在牙周炎引起的牙痛的時候,既能止痛,又能緩解牙周炎的症狀。預防預防和減少全身性疾病,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努力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堅決戒除對牙周組織有害的不良習慣如吸煙、飲酒、單側咀嚼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資訊 的頭像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的部落格

    健康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