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病主要是由陰道加特納菌引起的一種陰道炎,可通過性關係傳播。細菌性陰道病是加特納菌、厭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減少,陰道內生態平衡係統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其中,健康婦女陰道中也有加特納菌寄生。大約50%的細菌性陰道炎的患者無明顯自覺症狀,多數患者外陰和陰道黏膜無充血及紅斑等炎症表現。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均質狀或稀糊狀,為灰白色或灰黃色,有魚腥臭味。性交後加重,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有的人可發生下腹部疼痛、性交困難或尿痛。當發現患有細菌性陰道炎後,可以采用中醫或西醫的療法。西醫治療1、滅滴靈250-500mg,每日2次,連服7日,服藥內2日禁酒,孕婦禁用。2、磺甲硝咪唑1.0g,每日1次,連服10-15日。3、四環素500mg,每日4次,連服7日。4、氯林可黴素300mg,每日2次,連服7日。5、氨苄青黴素0.5g,每日4次,共7天。6、可用1%乳酸或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作陰道衝洗,以恢複正常生理環境,抑製細菌生長。7、乳酸杆菌療法與乳酸杆菌製劑,國外使用乳酸杆菌療法,主要用於陰道衝洗和製成栓劑置於陰道內。中醫治療1、濕熱下注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陰中潮紅、灼熱、腫痛,尿赤口幹,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利濕止帶方藥:豬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澤瀉、黃柏、梔子、白果、車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中成藥:龍膽瀉肝丸2、濕濁下注帶下量多,色白,質黏,有腥味,陰中下墜腫脹,腹脹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膩,脈濡。治法:健脾利濕止帶方藥:黨參、蒼術、白術、茯苓、山藥、生苡仁各15克,陳皮、欠實各10克中成藥:白帶丸3、肝鬱脾虛帶下量多,色黃白,質稠,或腥臭,陰中灼熱墜脹,心煩口苦,體倦乏力,納差便溏,舌質紅、苔薄膩,脈弦細。治法:疏肝清熱,健脾利濕。方藥:丹皮、白芍、白術、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梔子、澤瀉、黑芥穗、車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中成藥:加味道遙丸 4、外泊法外陰熏洗:蒼術、生苡仁、苦參各15克,黃柏10克,布包水煎加分鍾,熏洗外陰,每日2次。陰道納藥:康婦特栓I枚,每晚1次納陰中,10次為一療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資訊 的頭像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的部落格

    健康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