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味厲害的中藥是黃芪,是補藥之長,藥用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農本草經》列之為上品。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調節血糖含量。中醫對它的運用更是廣泛,它可以補氣、生血、緩解胃下垂、改善體質,還可以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為什麼比人參還好?人參為大補元氣之品,補氣力量大,療效快,卻容易上火。臨床上多用來治療大病或久病,或血脫致氣脫而出現短氣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脈微欲絕等症。黃芪補氣,力量比較小,起效緩慢漸漸增加,不容易胸悶上火。民國中醫陸仲安因善用黃芪,當時有“陸黃芪”之美稱,以此與中醫史上明代醫學家“張熟地”(即張景嶽)相媲美。好的人參一斤要上千元,而黃芪隻要幾十塊錢一斤 ,吃起來不心疼,重要的效果並不輸人參。1、補氣效果不輸人參與西洋參、太子參相比來說,黃芪補氣的效果毫不遜色,是適合老百姓補氣的藥。對於氣虛、氣短,容易感冒、易出汗的朋友,經常的吃黃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醫治療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以及對於大病初愈的調養,和促進手術後傷口的愈合,都會用到黃芪。2、心血管保護神黃芪本身具有強心、降壓、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血管係統等作用,因此心血管係統不太好的人特別適合,普通人泡水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3、保護胃腸肝膽無論是胃腸還是肝膽,黃芪都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像肝炎、胃炎、胃潰瘍等患者都是使用黃芪來進行治療的。4、抗癌黃芪中含有的多糖配合抗腫瘤藥物能夠增強藥效,而且副作用會降低。有癌症的人,長期服用黃芪,能起到較好的抗癌效果。一位70歲、無法進行化療的肝癌晚期患者,這位患者帶癌生存了14年之久!這全都歸功於黃芪這味藥,因為超大劑量,讓患者的肝髒外部形成了一層類似雞蛋皮的薄膜,這層薄膜有效的控製了癌細胞的增殖擴散。當然,黃芪還有生黃芪、炙黃芪的區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購買。黃芪怎麼吃黃芪怎麼吃?黃芪雖然很常見,價格也不貴,但其養生功效卻非常顯著。黃芪的吃法也比較家常,無論是泡水或是燉湯都可以。1、黃芪泡水,方法同沏茶一般。取兩三片黃芪(5g到10g為宜),用沸騰的開水衝泡,等待晾涼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飲用了,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可以長期飲用,但是如果遇到身體不適,尤其是上火、濕熱的時候則不能飲用,以免會上火更加嚴重。2、黃芪燉雞 取三黃雞一隻,適量料酒、香蔥、鹽、當歸、黃芪、枸杞、雞精。將三黃雞洗幹淨,切成小塊;香蔥打成小結的樣子。把雞塊放在涼水中,加入適量的料酒,大火煮沸焯水。取另外一個鍋,加入適量的涼水之後,用中火或者小火加熱。雞塊煮沸之後,在冒水花的地方將雞塊家出來。將雞塊放入步驟4)中的鍋中。放入當歸、黃芪、薑片、蔥結等,小夥慢燉一個小時。放入枸杞,繼續慢燉5分鍾左右。最後放入鹽和雞精調味。3、此外,黃芪還可以煮粥,經過慢燉之後的黃芪,更容易實現其功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資訊 的頭像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的部落格

    健康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